国家医保局连出新政,零售药店面临“绝杀” 药价防线进一步缩紧

2025-10-14 HaiPress

国家医保局连出新政,零售药店面临“绝杀” 药价防线进一步缩紧。2025年国庆节后,国家医保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0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强调对医保和非医保用户采取不同价格或向参保患者高价售药的行为要严肃核查处置。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以“定点药店药品结算金额排名靠前”或“线上线下价格差异大”的药品为重点筛查品种。部分品种线上线下价差过大的问题已经引起媒体关注。例如,北京某平价药房的一款“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线上售价18.6元,线下售价却高达29.8元。

此前,国家医保局在9月30日发布了《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清单》,列出了50种易发生倒卖回流的药品,如辉瑞(现晖致)的阿托伐他汀原研药“立普妥”。这些药品在各地药房频繁出现无进货票据、销售混乱的现象。

中国零售药店在经历2023年的顶峰之后,2024年因医保严管陷入关店浪潮。几家头部药店上市公司在2025半年报中透露出企稳迹象,但在第四季度又遭遇政策连招,提示零售药店的经营风险。

经过几年改革,公立医院、民营医疗机构和基层医院已实现严格零差率销售,相比之下零售药店监管一直不够清晰。不少药店有电商平台的“平台补贴”,导致线上价格比实体店低很多。其中,“流落”在院外渠道的集采非中选品种是零售渠道中最另类的存在。

这类药品未中选集采,甚至可能被踢出挂网采购名单,但按医保规定仍可在零售渠道享受医保报销。这类品种定价权较大,可能出现线上低于线下、阴阳价格等问题。例如,湖北仁悦药业的三黄片现金支付18元,刷医保却要支付26元。同样,星鲨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在线上和线下的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