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糖的风头,完全被宗馥莉和娃哈哈抢走了。
最近这段时间,从宏盛高管被“带走”,到宗馥莉二度辞职,从“娃小宗”正式注册,再到“娃小智”光速碰瓷,热搜可谓一波接着一波。这不,刚刚又有娃哈哈的经销商爆出“猛料”,称接到通知要求不能代理“娃小宗”!
二度辞职,宗馥莉要推“娃小宗”
这波娃哈哈风暴的重头戏,无疑当属宗馥莉的辞职。
如果说去年第一次辞职,是宗馥莉“以退为进”的逼宫,最终也成功上位;那么如今的第二次辞职,导火索就是娃哈哈商标使用问题,宗馥莉已经下定决心要全力推自己的“娃小宗”。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宗馥莉已正式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核心职务,相关离职程序已于9月12日完成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审议通过。而几乎就是同一时间,娃哈哈经销商也收到了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表示,娃哈哈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并且强调,“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地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因此,我们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文件由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共同署名。它们均属于宏胜系企业,由宗馥莉一手掌控。
首款产品曝光,制定年销300亿目标
宗馥莉的决绝,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有自己的底气和布局。
数据显示,目前娃哈哈市面常见的8类产品中,仅有天然矿泉水与集团公司存在股权关联(集团公司持股34.79%),其余33家生产主体大多由宗馥莉的宏胜系控制。过去一年,在宗馥莉正式上任后,通过关停娃哈哈非宏胜系工厂、将代工订单转移至宏胜智能工厂等操作,重构了利益分配链条,这些都是她敢于放弃“娃哈哈”、力推“娃小宗”的底气所在。
今年2月至5月,宏胜饮料相继申请注册了数十个“娃小宗”商标,涵盖餐饮住宿、办公用品、服装鞋帽、教育娱乐等领域,并已经为“娃小宗”开通了社交媒体账号。其中,“娃小宗”首款产品凝香乌龙瞄准无糖茶赛道,该产品定价4元,与娃哈哈在包装上区分鲜明。之前有媒体报道,宗馥莉给“娃小宗”定的目标是年销售额300亿元,相当于娃哈哈当前营收规模的近八成。
娃哈哈or娃小宗,经销商被要求“二选一”
不过,宗馥莉的“如意算盘”,并不太容易实现。
就在近日,娃哈哈经销商被曝要求“二选一封杀令”相关话题冲上了热搜。娃哈哈资深经销商赵先生(化姓)是杭州本地人,2009年左右开始做娃哈哈经销商,目前主要代理娃哈哈纯净水,同时也做其他品牌的代理。据赵先生透露,他们收到了娃哈哈通知,要求不能代理“娃小宗”,否则取消娃哈哈经销资格。这一要求,得到了杭州、安徽、湖北等多地娃哈哈经销商的证实。
目前,“娃小宗”还没全面铺货,经销商还没到必须“二选一”的时候。但从这个消息不难看出,娃哈哈考虑到宗馥莉的影响力,已经做好要和“娃小宗”竞争的准备。对于宗馥莉和“娃小宗“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利润决定忠诚度,经销商都是理智派
业界普遍担心,娃哈哈与“娃小宗”的并行,可能重蹈当年“王老吉-加多宝”的覆辙。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有经销商反馈,2025年第三季度娃哈哈产品销量同比下滑20%,部分区域市场已出现“娃小宗”与“娃哈哈”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娃哈哈的优势在于,成熟渠道销量稳定,但毛利偏低;宗小娃的短板更为明显,首款产品凝香乌龙2024年仅售8.1万元,没有了娃哈哈这个超级品牌加持,未来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此前,食品板曾发起一项调查:娃哈哈改名“娃小宗”,经销商还愿意跟着卖吗?结果显示,一半多的经销商选择“不会”,23%的经销商选择“观望”,只有26%的经销商选择“会”。事实证明,如今经销商都是“理智派”。用娃哈哈经销商赵先生的话来说,经销商的普遍态度,是“哪个利益大就选谁”。
(责任编辑:zx0600)